导读 | 亚马逊 Alexa 在最近一年的时间才站到台前。相比起那些说过自己是智能家居入口的硬件厂商来说,Alexa 的出现更像是一种越级打击。在这个领域,苹果、Google 都已经落后,亚马逊 Alexa 变成了让我们一窥家居未来的先行者。 |
Alexa 现在有多成功?你只是看看今年的 CES 2017 就能感受的到。越来越多的大小硬件公司和 Alexa 合作,推出带有语音交互的硬件产品,他们包括但不限于华为的手机、联想的音箱、福特的汽车甚至 LG 的冰箱等等,越来越多的三方硬件绑定上了 Alexa 的服务,Alexa 的辐射版图突破了固有的硬件边界……甚至有论调说“亚马逊没有参展但已经统治了江湖”。
一些三方数据显示,亚马逊 Echo 已售卖出了超过 500 万台,虽然数据还不能和移动时代的手机相提并论,但单独的智能音箱可能已经不是亚马逊的初衷。亚马逊想做的事情未必小,恐怕是更大——搭建第三代通用“计算”平台,而围绕在 Alexa 周围 App 矩阵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特定功能,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生态。
我帮你回忆下过去两三年时间,智能家居行业更像是在经历断崖式的发展。过去三年里,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厂商这样说过——作为流量的入口,xxx 硬件可以承载巨大的流量,它必将成为智能家庭的中心。两三年后智能家居行业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大家大都是往传统电器上加了一个 WiFi 控制而已。
但反观过去几年时间,这个事情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从移动互联网开始,那些我们认为的“路由器就是智能家具的核心”、“电视盒子是智能家居的核心”甚至手机、空调、智能电饭煲、电冰箱上所做的那些尝试,我们读过的那些 PPT 都没有验证成功究竟什么才可以真正成为智能家居的中枢。
亚马逊 Alexa 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可以打通各项家居产品的硬件产品,它也证明了一项交互技术颠覆了所有已存在的智能硬件。我们曾在智能硬件上所做的那些尝试、想法都没有成为下一代智能中枢的核心,而语音交互作为一个平台技术也已经跳出了原有硬件厂商所想象的那个层级。
那么亚马逊 Alexa 的入口是如何形成的?
亚马逊在“一键购买”上做了诸多尝试,或许最早的亚马逊 Echo 也是被设计成这样的产品。2014 年推出亚马逊 Echo 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只是一个音箱,内置了几个语音命令而已。
随着人们越来越喜欢问 Alexa 几个问题,Alexa 多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帮用户查询一下天气,与其他的智能硬件做一些交互,现在甚至它可以跟一些 O2O 服务进行对接。总之人们越来越习惯和一个产品对话就给这个产品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服务机会,甚至你现在可以让 Alexa 给你在亚马逊上订购一双鞋,它很快就会到达你的手中。
亚马逊 Alexa 的生态并不是刻意搭建,而是在一种更方便解决了场景需求、更开放的环境下的自由迭代,这就好像苹果的 App Store,它并不刻意,但又肆意生长。
Alexa 的背后是语音识别技术,这和市场上火热的 AI 概念还能贴到一起——比如如果它要听懂你想说的话,就需要 Alexa 够智能,包括它至少需要听懂人的意思,给人想要的内容,或是直接跟人进行对话。
提到这种类似的语音识别助手,估计你首先想到的就是苹果 Siri、Google Assistant、微软 Cortana 等,但亚马逊的语音识别技术在 2011 年就已经启航:
其先是收购语音识别公司 Yap,Yap 主要提供语音转换文本的服务。
2012 年,亚马逊又收购了语音技术公司 Evi,继续加强语音识别在商品搜索方面的应用,不得不提的是,Evi 这家公司也曾经应用过 Nuance 的语音识别技术。
2013 年,亚马逊继续收购语音技术公司 Ivona Software,Ivona 是一家波兰公司,主要做文本语音转换,其技术已被应用在 Kindle Fire 的文本至语音转换功能、语音命令和 Explore by Touch 应用之中。
2014 年亚马逊发布了 Echo 音箱,2015 年年中亚马逊就开放了语音技术;相比之下 2016 年 10 月 Google 才推出了类似的 Google Home,12 月苹果才推出了支持 HomeKit 的硬件传感器。
不过如果你真的对比过 Google Home 和亚马逊 Echo,你可能会觉得 Alexa 的功能以及聪明程度都比不上其他助手,从技术层面看它并没有多大的先进性。但亚马逊的策略是让更多的第三方开发者和设备制造商集成到 Alexa,这种早期的开放战略选择将使得 Alexa 的智能在未来扩大优势。
Alexa 现在已经开放了很多技能,相关数据显示已经超过了 7000 个,但更多的技能是由第三方的公司赋予的。Alexa 就像一把可以敲打的锤子,具体敲打出什么产品还要看使用锤子的人。
本文原创地址: